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接壤,构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市拥有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及消费能力。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总量规模上升至全球城市第四位。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万元,接近8万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3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
上海市农业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种植业渐渐成为上海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以优质的农产品和绿色的蔬菜种植为主。此外,上海市还有许多种子繁殖基地,提供优良的种子。近几年,上海市不仅在农作物种植发展迅速,还在畜牧业、渔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其次农业有机肥料、农业生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上海奶牛、生猪良种率已全覆盖,水稻和蔬菜良种覆盖率超过95%,经过多年的时间和努力,郊区农业已初步探索出具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疫情期间,上海市推行直送销售模式,遴选了首批36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推出41个本地产绿叶菜的“平价套餐”,鼓励各涉农区街镇和市区街镇建立“结对助销”机制,通过“点对点”的对接,直送居民小区。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形式,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协调拼多多、盒马等第三方平台,发挥电商渠道的作用,带动本地自产农产品的销售。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上海市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上海市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上海市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势,让对农业产业感兴趣的各方更直观、有效的了解上海市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态势,为关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从产值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则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96.24亿元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268.93亿元,近11年减少27.31亿元、降幅达9.22%;2022年前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159.43亿元,约是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28%。
2. 从种植面积来看: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以及细分的粮食类、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均整体呈现先降后增的发展趋势。其中,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于2019~2021年间连续3年处于170万亩左右低位,2022年回升至184.2万亩;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94.5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0年的126.36万亩低值后,2021年开始再次回升至127.82万亩以上;果园面积则由2010年的32.1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18.89万亩;油料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6.53万亩逐年减少至2021年的2.43万亩;糖料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0.47万亩波动减少至2021年的0.0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86万亩波动减少至2021年的0.02万亩。
3. 从产量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粮食、油料、糖料、棉花、水果、蔬菜等作物产量整体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受上海市城市功能定位以及畜产品养殖产业限制相关政策的影响,肉类产量也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水产品产量在2010~2014年间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随着海水捕捞政策的变化,海水产品产量虽在增加,但增速整体低于淡水产品产量降速,水产品整体产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目前,上海市粮食年产量在90万吨左右;油料产量在0.5万吨左右;糖料产量在0.2万吨左右;棉花产量不到0.1万吨;水果产量已降至30万吨左右;蔬菜产量在250万吨左右;肉类产量在9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在20万吨左右,其中,海水产品产量约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