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市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2461.5万亩。
2022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002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3640元,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北京是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同时还具有消费结构层次多、消费需求变化快、消费质量高、消费点多、消费多元化等特点。2022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4.2亿元,其中商品零售12832.6亿元,餐饮收入961.6亿元。同时,随着北京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品质高、文化内涵深、个性化的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多,农产品中高端市场需求势头强劲。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北京市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北京市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北京市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势,让对农业产业感兴趣的各方更直观、有效的了解北京市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态势,为关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从产值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整体呈下降趋势,林业总产值则呈波动增长趋势。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95.71亿元波动下降至2022年的268.2亿元,近10年来下降了127.51亿元、降幅达32.22%;细分产值中,牧业产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由2012年的154.16亿元波动下降至2022年的42.3亿元,近10年间下降了111.86亿元,降幅高达72.56%;林业总产值则由2012年的54.83亿元波动增长至2022年的86.5亿元,近10年间增长了31.67亿元,增幅约57.76%。
2. 从种植面积来看:北京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以及细分的粮食类、油料类、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均整体呈现先降后增的发展趋势。其中,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于2018~2021年间连续4年处于100万亩以下低位,2022年回升至115.1万亩;油料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6.8万亩波动下降至2019年和2020年的1.85万亩低值后,2021年开始再次回升至2万亩以上;果园面积则由2012年的93.71万亩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59.33万亩;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先由2012年的94.41万亩逐年减少至2019年的45.12万亩,2020年开始,受“菜篮子”工程等政策的影响,种植面积逐渐回升,并持续3年的正增长态势。
3. 从产量来看:2010年以来,北京市粮食类、油料类、蔬菜类作物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整体呈现先降后增的发展趋势;水果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受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以及畜产品养殖产业限制相关政策的影响,肉类产量也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水产品产量在2010~2018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开始,随着海水捕捞政策的变化,海水产品产量激增拉动水产品整体产量的增长。目前,北京市粮食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油料产量在0.5万吨左右,品种以花生为主;水果产量已降至50万吨以下,品种以桃子为主;蔬菜产量回升至近200万吨;肉类产量在4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在2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