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绿豆生产技术意见
为了促进绿豆生产发展,根据一年一熟种植区、一年两熟种植区、南方多熟区不同特点,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以轮作倒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为重点的2022年绿豆生产技术意见。
一、春播一年一熟种植区
我国北方春播一年一熟绿豆种植区主要包括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是我国绿豆主要出口基地和优势产区。受2021年秋季降雨偏多的影响,本区域春季土壤墒情较好,为适期播种奠定了基础。同时,降雨偏多也增大了绿豆病害发生风险,尤其是根腐病、晕疫病、菌核病、叶斑病等。本种植区绿豆种植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 轮作倒茬
选择高粱、玉米、春小麦、谷子等前作物茬口种植绿豆,降低连作导致的病害加重发生趋势。本区域整地一般为秋翻或春耕,翻耕后注意保墒,及时耙、耢、起垄和镇压。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建议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左右。
(二) 选用良种
本区域种植规模较大,推荐种植适合外贸出口的大籽粒品种及适宜豆芽生产的中小粒品种,具有半蔓或直立生长习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适宜外贸出口的大籽粒品种,要求籽粒碧绿、有光泽、饱满整齐,百粒重6.5克左右;适宜生产豆芽的中小籽粒品种,要求粒型整齐一致、出芽率高,百粒重5.0—6.0克。
(三) 适期播种
本区域适播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适播期在5月中旬至下旬;吉林西北部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辽宁西北部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但最晚不迟于6月25日。采用垄上开沟条播、点播或机械播种的方式播种。精量播种亩播量1.0—1.25公斤,覆土深度3—5厘米,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镇压保墒。结合播种将种肥一次性施入,一般亩施磷酸二氨10—15公斤、尿素1.5—2公斤、硫酸钾3—5公斤。
(四) 合理密植
一般早熟品种、低水肥地块密度为1.2—1.5万株/亩,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为1.0—1.2万株/亩,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适宜密度为0.9—1.0万株/亩。
(五) 田间管理
开花前中耕除草1—2次,初花期及时防治晕疫病和菌核病。花荚期根据墒情浇水1—2次,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可结合浇水或最后一次中耕亩追施尿素3—5公斤。重视杂草防除,在播种前约一星期起垄并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在播后第2天至第4天将除草剂喷施到土壤表面进行播后出苗前封闭除草。
(六) 适时收获
在80%以上的豆荚变黑成熟时,早晨趁潮湿一次性收获。若采用机械化收获,可在成熟后收获前一周喷施“落叶剂”,收获机一次性收获。
二、夏播一年两熟种植区
本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及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地区。本区域主要是小麦收获后夏播绿豆。
(一) 品种选择
本区域品种主要选用适合豆芽生产用的中小粒品种,要求品种直立、早熟、结荚集中、成熟一致,籽粒饱满整齐,明绿豆或毛绿豆,出芽率高,百粒重5.0—6.0克。本区种植模式包括单作或与玉米间套作。其中与玉米间作采用2:2模式,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窄行30厘米,宽行120厘米,宽行间套种两行绿豆。
(二) 适时播种
前茬小麦收获后,一般在6月20日左右采用机械或人工贴茬穴播,播种后及时浇水,以保证播种质量。其中,河北及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地区,早熟品种播期最晚不迟于7月5日,河南、山东、安徽早熟品种最晚不迟于7月20日播种,播深3—5厘米。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播期等调整。一般地力密度1.2—1.4万株/亩,中等地力1.0—1.2万株/亩。
(三) 田间管理
苗期一般不浇水,开花结荚期根据墒情建议浇水1次。在施足底肥或地力较好的地块,整个生长期无需施肥。田间长势较弱、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建议在花荚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四) 病虫草害防治
本区域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叶斑病和病毒病等。应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加以防治。主要虫害有苗期的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玉米螟等,花荚期的豆荚螟、蓟马、绿豆象、蝽象等。防治虫害原则是早期防治,药剂交叉使用,尤其是在初花期要选用适宜的药剂喷雾防治为豆荚螟和蓟马。播后苗前和出苗后封垄前及时防治草害。
(五) 适时采收
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绿豆,建议在清晨进行收获,避开中午高温收获,以减少炸荚落粒。具体收获方法参照东北春播绿豆区。
三、南方多熟绿豆产区
本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的山坡丘陵地带,种植规模比较小,有春绿豆、夏绿豆和秋绿豆。本区雨水较多、湿度较大,需要高度重视病虫草害防控和适时收获。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本区域病虫草害发生较重,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和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豆荚螟等,田间杂草较多,注意及时防除,防治方法参考其他产区。适时收获:本区域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在种植规模较小的地块时,注意成熟时随时采摘,以防止发霉变质。较大规模种植时,可在成熟期收获前一周进行茎叶处理,机械一次性收获。
栽培与管理措施可参考其他产区。
【查看政策原文:2022年绿豆生产技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