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还没有账号? 点击注册 >
captcha
忘记密码 > 还没有账号? 点击注册 >
captcha
已有账号
captcha

​2020年上半年贵州中药材面积达625.14万亩 产值高达22.47亿元

天眼新闻,贵州日报 2020-06-19 11:52 1989 阅读

今年以来,贵州纵深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均大幅增长。6月14日,记者从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获悉,截至上月底,贵州中药材面积625.14万亩(不含刺梨,下同)、产量16.04万吨、产值22.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21.7%、82.4%。全年预计种植面积超过673万亩目标任务,总产量约180万吨,总产值约200亿元。


据介绍,今年我省把对“9+3”县(区)中药材产业的支持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专班+专家”“保姆式”服务,在资金支持、品种选择、技术服务、主体引培、利益联结等方面精准施策。安排3600万元、12个项目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天麻、太子参、半夏、头花蓼、淫羊藿、黄蜀葵等“短平快”道地品种。同时,成立省市县乡四级组成的专家技术服务组,针对主导品种“种、管、收”关键环节,制定技术培训方案,组织专家定期、定点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确保生产技术培训到每一位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上。


根据产业发展优势,贵州重点加大石斛产业发展力度。截至5月31日,全省石斛种植面积15.95万亩(以3000丛为1亩计),较2018年底增长41.15%。其中铁皮石斛6.78万亩,较2018年底增加4.58万亩;金钗石斛9.17万亩。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和近野生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金钗石斛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了西南、东南和东北三个规模化商品化种植区域。


在用好产业发展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实施效果的同时,贵州还积极探索中药材金融创新,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出资2000万元设置风险资金池,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放大10倍撬动银行资金,对10个重点县、重点区域的天麻、太子参、半夏等重点单品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目前,六位一体(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龙头企业+农户+保险)的“黔农担半夏贷”新型融资担保产品,赫章县2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1600万元的“半夏贷”支持,切实解决中药材种植企业融资问题。


下半年,贵州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聚焦按时打赢脱贫攻战,聚焦“9+3”县(区),聚焦“短平快”“道地”“药食同源”、配方颗粒等优势单品,在全产业链建设、“黔药”影响力打造、加强质量管控、推动“定制药园”规模等方面着力,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支持创新、溯源系统和电商平台建设等。


延伸阅读:助推贵州中药材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指示,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要求发展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核心指标就是不以生态赤字为代价,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画上等号,追求绿色发展。贵州的绿水青山就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造就的良好生态;这是贵州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贵州最大的后发优势之一。我们就应当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中药材是我省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今后乡村振兴的承载,面积要增加、效益要扩大;同时,中药材还承载着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重任;可谓小草药、大产业、重使命,实现贵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加强保护。我省有丰富的野生和原生中药材资源,种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自古以来,就有“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之美誉;良好的贵州自然生态加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孕育出以杜仲、灵芝、天麻为代表、有别于国内其他产区的“贵州三宝”黔草名片,“贵州道地药材”是我省发展中药材的“家底子、压仓石”;是“黔草”牌中药材乃至中药和民族药的源泉与根基;欲发展、先立牌,实现天然资源的自然更新与保有量,确定保护品种与划定保护区域;从源头确保药材基源准确、种源可靠,走好第一步。


做好规划。各地要根据自然禀赋条件、历史文化习惯、农业耕种传统等综合因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入点,选择种什么;从省级层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全省一盘棋,避免同质化竞争;指导各地定品种结构、调面积规模;形成中药材产业“一地一特、一特一品、一品一优”和“差异化、互补充、共繁荣”的“种植面积保增长、经济产值保增速、农民收入保增加”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比,实现助农增收,最终形成稳定产业。


技术护航。与传统农业相比,中药材种植技术具有新、专、特等特点。种、采、加技术相对难度大,未经长期实践和培训,不易掌握;民间素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之说,其实质就是如何种、何时收、怎么加工;没有功效的药材无使用价值、更无价值;既要实现中药材既有价值,更要提质增效、再增值,需发挥好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一头连接药企,一头连接三农的作用,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效能提升,实现“企业增税、农民增收、科技增值”。


拓展销路。市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决定出路;与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相比,中药材用途较为单一、销售渠道基本是“药农——药商——药厂”直线模式;省内、国内市场占据主导、港澳台和日韩少量。在稳住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宽国(境)外市场,特别是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借助“一带一路”,主动出击,开拓欧美天然植物产品市场。


创新发展。根据防治新冠肺炎战“疫”中医药的成功经验,特别新冠肺炎康复后的保健需求,有针对性增加部分品种生产量,满足战“疫”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体现贵州的责任担当精神,创“黔草”品牌,让贵州药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三统一,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来源:天眼新闻,贵州日报

推荐内容

  • 相关内容
关注
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
建议
免责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