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果树。
本文摘编自《中国果树》2022年第9期“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郭旭,史官清,吴黔川,夏大胜,孔平平,梁娟,田媛容)。
蓝莓又称蓝浆果或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多年生低灌木,为“十大健康食品”中唯一的水果。蓝莓起源于北美洲,分布于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中国的西南和东北等地。作为一种精品水果,蓝莓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且具有较好的保健价值。
1999年贵州省麻江县引种第一批蓝莓,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没有蓝莓的空白。贵州省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一县一业”等政策,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贵州省麻江、丹寨、黄平等县将蓝莓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打造蓝莓原料交易和全产业链信息交易大数据中心。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对促进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完成农村产业革命和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全产业链为观照视角,对贵州省蓝莓产业进行系统调研和梳理,分析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从企业战略到国家战略的“全产业链”
2009年,中粮集团首次提出构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战略目标。意图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系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一经提出便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全产业链的核心在于“全”,亦即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介入,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产业链条。全产业链的构建主体包括介入产业链条的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包括基地、平台、政府等,其行为模式和利益考量各有不同。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延续了大家熟知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而又有新的特征,故解释力较强。经过学界的研究和实务界的不断探索,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对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全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素质跃升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提出,贵州省要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蓝莓在内的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路径,在贵州省尤其受到高度重视。贵州省蓝莓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将其放置于全产业链视角下进行考察,具有现实意义。
全产业链视角下贵州省蓝莓产业的发展特征
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达16.5万亩,较上年新增10万亩左右;2019年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达16.8万亩,居全国第1位;2020年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达18.2万亩;2021年蓝莓种植面积为19.4万亩,种植面积仍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麻江县和黎平县为主的蓝莓种植基地,其中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7万亩,有机认证14600亩。麻江县立足于所拥有的独特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将蓝莓作为县域主导产业,不断探索蓝莓产业链条中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贮藏保鲜技术取得进展
蓝莓浆果在夏季成熟,彼时天气炎热。蓝莓采摘后呼吸速率变强,代谢增加,不易贮藏。特别是蓝莓浆果表皮容易破损,导致整颗蓝莓腐烂变质。蓝莓存储主要是从抑制呼吸作用出发,达到保鲜的效果,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减少损失。现阶段蓝莓浆果贮藏技术主要有低温贮藏、气调保鲜、化学保鲜、物理保鲜等。首先是低温贮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蓝莓品质与贮藏温度高低呈负相关。蓝莓采摘后主要通过冷链运输,以1~3℃低温保持其营养价值和风味。其次是气调保鲜。即在蓝莓密封包装中充入气体,抑制其呼吸作用以减少内部营养成分的损耗。目前最常用方法是填充高浓度CO2和低浓度O2,抑制蓝莓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存繁衍,减少营养的损失。再次是化学保鲜。有熏蒸保鲜和化学剂处理保鲜2种方法。熏蒸保鲜技术就是将采摘的蓝莓通过化学原料进行熏蒸,熏蒸的气体主要成分有SO2、1-MCP和乙醚等。合理温度和浓度的熏蒸会让蓝莓的抗性提高,从而达到贮藏效果。蓝莓采摘后表皮容易遭到病原菌的侵染而导致腐烂,可以通过无毒的化学试剂如水杨酸处理来达到保鲜的效果。第四是物理保鲜。物理保鲜是通过一些物理方法对蓝莓进行杀菌处理,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辐射保鲜,即用X射线处理蓝莓。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高压静电电离空气产生的离子雾和臭氧分子处理蓝莓,以增强保鲜效果。
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不断完善
在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的同时,贵州省蓝莓产量也逐渐扩大,2020年达8.5万t,位居全国第一。随着蓝莓种植规模的扩大和蓝莓产业的发展,蓝莓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对蓝莓中花青苷、绿原酸、黄酮素、亚麻油素、二苯乙烯、白藜芦醇及不同维生素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蓝莓产品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促进了贵州省蓝莓加工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蓝莓产品开发较晚,创新产品品种、丰富产品结构是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蓝莓初加工产品(干果、冷冻果、纯果浆)、蓝莓饮料(蓝莓果汁饮料、蓝莓乳制品、蓝莓原汁等)、蓝莓发酵品(蓝莓果酒、蓝莓果醋等)、蓝莓糖制品(蓝莓罐头、蓝莓果酱、蓝莓蛋糕)、蓝莓护肤品(蓝莓BB霜、护手霜、防晒霜、洗面奶等)及蓝莓保健品(蓝莓叶黄素含片、蓝莓叶黄素护眼胶、蓝莓酵素果冻)等领域,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出现。相关研究的推进,为贵州省蓝莓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引导。就贵州省蓝莓产品开发而言,蓝莓食品、蓝莓保健品、蓝莓饮料、蓝莓护肤品、蓝莓药物等均有相关产品面世,而主要集中在蓝莓糖果、蓝莓果冻、蓝莓烘焙食品等产品(表1)。
蓝莓销售模式不断丰富
贵州省蓝莓产业形成了以麻江县为中心的产供销体系,种植规模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贵州省蓝莓主要有订单式销售、仓储式销售、散卖等形式。蓝莓生产企业以订单式销售为主,合作社、蓝莓基地以仓储式销售为主,种植散户则是以自产自销的散卖方式为主。2019年以前,贵州省蓝莓的销售渠道以游客采摘、超市销售为主。2020年开始,形成了小批量销往贵阳及本地市场,大批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销售格局。麻江县利用“互联网+”,打造农村电子商务麻江特色版,建立“云淘麻江”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其按照“1+1+63”电商运营模式,建成63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代购代销、农资供应、金融、保险、彩票、代收代缴费等服务功能。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行业领军企业布局蓝莓产业相关产品,为贵州省蓝莓产业的发展和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
推广方式渐趋多元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传媒产业的发展,为产品宣传推广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互联网是蓝莓产品宣传推广最常使用的渠道,沃林、丘比、冰花等蓝莓品牌的打造就借助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通过价格调控、折扣、买赠等促销活动,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效果良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使用的普及,通过短视频方式宣传推广甚至将宣传推广与销售融为一体,为贵州省蓝莓开辟了新的宣传推广和销售途径。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上,也有贵州省蓝莓产品的身影,成为宣传推广贵州省蓝莓的重要阵地。在各种形式的营销和宣传推广活动中,侧重对贵州省蓝莓营养和功效的描述,不断提升贵州省蓝莓的知名度。
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融合发展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之一。随着贵州省蓝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农工一体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种是以丹寨县为代表的农工一体化发展模式。2015年,茅台集团在丹寨县布局生态农业产业,开启了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的农工一体化模式。以茅台品牌为引领,带动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链接蓝莓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围绕蓝莓精酿发酵酒、利口酒、U味时尚酒、果汁、果干、咀嚼片6类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一种是以麻江县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麻江县依托蓝莓种植和区位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蓝莓产业观光园。依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蓝莓观光休闲体验、养生休闲度假、蓝莓风情小镇、瑶族风情体验、温泉度假与田园观光融为一体。由政府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以农、文、旅融合推动县域经济和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促进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各利益主体功能
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必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满足各利益主体的不同需求。首先,应该探索创新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模式。在总结现有蓝莓产业发展茅台农工一体化模式、麻江县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水城猕猴桃产业“三变”改革融合发展模式、罗甸县果业山水景点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修文县猕猴桃“四位一体”(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试点项目模式等成功经验,创新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模式。
其次,还应充分发挥各利益主体的作用。省级政府应该加强规划引领,在全省规划布局蓝莓产业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各政府部门贯彻执行省级层面制定的战略规划,改变思维,将蓝莓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蓝莓企业坚持创新为先导,切实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推进贵州省蓝莓产业的发展。千方百计满足种植农户的需求,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效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技术指导、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功能,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再次,着力完善利益链,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充分尊重种植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及其行为模式,照顾好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推进利益链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推动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加强要素投入,提升贵州省蓝莓产业规模效益
就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而言,可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大土地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式,促进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次,在劳动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蓝莓产业链条各环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人才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产业的发展命脉,直接影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通过物质奖励、人才补贴、订单培养等不同方式,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增强蓝莓产业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活力。
再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在运用好现有各种产业发展基金的同时,设立蓝莓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促进蓝莓全产业链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通过股票筹资、债券融资等方式和渠道进行融资;在扩大蓝莓产业资金流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涉蓝莓企业开展减税或者免税的扶持政策,以调动企业发展积极性,从而推动蓝莓全产业链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在良种繁育环节,需进一步推动蓝莓种质资源和品种改良。贵州省蓝莓产业需进一步发展,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和品种改良是基本前提。在种植环节,充分发挥土地平整、套种间种、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手段的作用,提高种植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在加工环节,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将科学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能够提高蓝莓产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只有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夯实蓝莓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扩大贵州省蓝莓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才能形成规模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
不断完善贵州省蓝莓产业链,延伸价值链
现代精细农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是相当关键的环节。产业链是指从原料提供到产品消费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构成的链条。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视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过程,这一价值增值过程构成完整的“价值链”。
首先,不断完善贵州省蓝莓产业链。在产业链前端,可加强良种繁育,确保产业链条完整和蓝莓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在产业链后端,走蓝莓产品加工精细化之路。将初级、次级产品加工转型升级为精细化产品,并在销售渠道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着力,不断提升蓝莓产品附加值。
其次,着力延伸贵州省蓝莓产业价值链。在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链条中,从良种繁育、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科学研究等方面,均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在对贵州省蓝莓产业链进行延伸和完善的同时,还需对能够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价值创造的关键点,聚焦价值创造关键环节,多渠道多方式促进价值创造和价值转化。从而延伸贵州省蓝莓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吸引力和吸附力。
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
就现阶段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而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营销推广亦有起色,但品牌打造却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与大宗水果相比,蓝莓因其产果期集中且产量较小,市场规模也较小。在蓝莓消费较为成熟的地区,品牌、消费者认知、产品口感、营销和推广力度等对消费者购买均有显著的影响。贵州省蓝莓及其制品在进行品牌打造时,必须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
首先,着力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贵州省蓝莓品牌。这要求贵州省蓝莓产业必须将品牌打造提上日程,一方面打造“贵州蓝莓”区域品牌,将贵州省蓝莓优势特色转化为区域品牌资源,助推产业发展。同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产品品牌,不断提升贵州省蓝莓的市场影响力。
其次,多渠道提升消费者对贵州省蓝莓产品的认知度。作为精品水果的蓝莓及其制品,在我国引种加工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消费基础。消费者对蓝莓产品认知度较低,在部分区域市场上甚至没有蓝莓产品的踪影。必须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围绕蓝莓及其制品的成分与功能,提升蓝莓产品的认知度。
第三,围绕消费者口味偏好开发蓝莓产品。与蓝莓同样较为小众的贵州省水果刺梨,口感上的欠缺造成了产品开发上的困难。作为小宗浆果,蓝莓鲜果有其独特的口感。以蓝莓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系列产品,也因其独特风味而受到消费者喜爱。但贵州省蓝莓在开发产品时,仍应该重视消费者需求和口味偏好。
第四,走整合营销传播之路。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不再是单方面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馈机制,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理解、甄别、选择、接受或拒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倡导的在营销中传播、在传播中营销的理念,受到学界和营销界的一致认可。当前风行的直播带货、抖音小视频等新营销推广方式,正迎合了整合营销传播的需要。对贵州省蓝莓而言,需要在整合营销传播上下功夫,将贵州省蓝莓的故事融合在蓝莓产品中,在营销产品的同时讲好“贵州蓝莓”的故事,提升消费者对贵州省蓝莓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结 语
以全产业链为观照视角,发现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贮藏保鲜技术取得进展,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不断完善,蓝莓销售模式不断丰富,推广方式渐趋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要推进贵州省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必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各利益主体功能,加强要素投入,提升贵州省蓝莓产业规模,不断完善贵州省蓝莓产业链,延伸价值链,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唯其如此,才能走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蓝莓全产业链发展之路,把蓝莓产业打造成贵州省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