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还没有账号? 点击注册 >
captcha
忘记密码 > 还没有账号? 点击注册 >
captcha
已有账号
captcha

《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发布 “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何用如何养?

央视网 2021-07-14 16:19 1528 阅读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作为东北名片的黑土地具有优越的土壤肥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


珍贵的黑土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又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为什么我们不能把黑土地搬运到其他地方去?保护黑土地,我们可以做什么?


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


黑土地需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逐渐演化而成。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秀军表示,就我国东北的黑土地而言,这个过程耗费了约1.2万年,个别地方的黑土甚至有200多万年的历史。


从气候条件上看,东北雨热同期,植物在春夏生长茂盛,又在秋冬枯萎凋零,大量的枯枝落叶得以积累。而冬冷夏热的分明四季让东北地区的微生物活动具有间歇性的特征,使分解留下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大大增加。此外,干湿交替的气候特点使地面在干燥期形成裂缝,枯枝败叶落入土壤深层,又在湿润期随着雨量增加迅速膨胀,形成了土地自翻转的过程。


在这漫长岁月和特殊自然条件的培育下,黑土地形成了有机质含量高、疏松肥沃的特点,俗语“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夸赞的就是这片沃土。


黑土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黑土地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高粮食单产量。单季作物产量东北遥遥领先,以东北黑土区典型三大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为例,水稻的年产量占全国水稻全年总产量的18%~19%,玉米占全国全年总产量的34%~35%,大豆占全国大豆全年总产量的44%~45%。


第二,高粮食商品率。李秀军指出,东北黑土区60%以上的粮食都可以用来做商品粮,其中我国商品粮中1/3的可调出商品,都产自黑土地。


换言之,若东北黑土地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区域粮食产量的稳定。


黑土地面临着怎样的危机?转移黑土是否可行?


如同大熊猫的黑土地稀有且珍贵,但也面临着退化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变瘦。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肥力变低。作为耕地的黑土在人类收获过后,无法得到可用于形成腐殖质或有机质的有机物质,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都被收走。


变薄。土壤遭到风力、水力侵蚀,土层变薄。在秋收结束后,冬春中的地表都是处于裸露的状态,容易遭到雪水或大风的侵蚀,研究显示,一年约损失1~5毫米的表土层,而黑土层总深也就0.3至1米左右。


变硬。土壤的物理结构和生物结构被改变,土质硬化。不合理的施肥使黑土中的微量元素出现不平衡的状态,生物结构遭到破坏;加之开垦、翻种等活动,土地的孔隙度、吃水能力都不断降低,逐渐硬化。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黑土地转移到其他的地方,让它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呢?答案是不能。李秀军解释,由于土壤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当黑土搬家时,黑土也会慢慢转化为当地的土壤类型。因此,黑土只能当地养护,当地恢复。


保护黑土地,我们可以做什么?


要想达到既养护黑土,又不影响春季播种和出苗,还不能影响产量的“用养结合”的模式,李秀军认为,我们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根据白皮书内容显示,目前,我国黑土地科技创新已具备一定实力。在此基础上,李秀军指出五点,即构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如地空一体化的监测系统和黑土地数据库,研究创新技术和模式,建立不同地区的科技示范区,完善技术标准和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黑土地白皮书的发布,相信公众对黑土地的认知将会逐渐提升,不仅从科学上认识黑土地的开发利用历程,还从意识上形成全社会保护养护的合力,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

推荐内容

  • 相关内容
关注
我们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
建议
免责
声明